美国加征关税,最新解读
- 股票
- 2025-04-07 14:06:03
- 28
【导读】美国加征关税冲击下,国内经济韧性有望延续 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措施:对全球征收10%的基准关税,4月5日生效;对美国贸易逆差最高的60个国家征收额外关税。其中,中国商品面临34%的关税税率,并对欧盟、日本、韩国等20个经济体加征17%~49%的差异化附加关税,将于4月9日生效。 多位市场专家表示,“对等关税”实质并不“对等”,无视经济体发展差异,动摇全球贸易体系根基,加剧美国滞胀与衰退风险,属于损人不利己的短视行为。我国国内政策工具箱充足,财政、货币、消费、价格四大领域存在政策空间,将通过稳内需、支持开放合作展现战略定力。 所谓的“对等关税”并不“对等” 严重破坏全球贸易秩序 针对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多位市场专家评论是一意孤行、作茧自缚。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表示,特朗普政府的超预期关税政策对当代人而言前所未见,害人害己,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连锁反应难以确定,美国经济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底在哪难以确定。 张斌进一步表示,相较而言,中国的应对策略是稳住内需和中国经济基本盘,帮助受冲击行业和企业渡过难关,坚定支持开放合作的国际经贸秩序。坚守正确的发展理念,终将在更具挑战的国际环境中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大的确定性和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申万宏源证券(000562)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赵伟表示,短期看,关税战将加剧美国滞胀风险,药品、服装、汽车价格受到冲击。中长期看,关税战将加剧美国衰退风险。近期,在美国经济数据转弱等催化下,美元指数走弱、美债利率下行,美股下挫。若关税进一步超预期,需关注美国经济转弱风险及美联储的政策响应。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的理由站不住脚,实质上是在无视不同经济体发展阶段的差异,剥夺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权;甚至在计算过程中也有意忽略了美国对其他经济体的高额关税,只提及美国商品被加征超额关税的现象,所谓的“对等关税”并不“对等”。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则指出,特朗普政府采取“对等关税”是对WTO规则下最惠国关税待遇原则的严峻挑战,将会动摇过去七十多年来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的基石,严重破坏全球贸易秩序。 中长期持续看好中国资产表现 谈及关税对我国资本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多家机构首席均表示前景乐观。 张斌表示,大部分的国内和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相对乐观,主要来自四方面理由的支撑:一是经济的基本盘,二是中长期政策环境的基本盘,三是中国有充分的政策空间应对特朗普关税冲击,四是资本市场估值更具吸引力。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直言,在此关税阴霾全球市场动荡之际,A股市场或有望走出独立性行情,整体好于全球其他市场表现。 主要逻辑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外需短期虽承压,经济向好趋势不变。二是A股估值较低,权益资产性价比突出。三是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夯实微观基础。四是分红回购不断提高投资者回报。五是耐心资本持续流入将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银河(601881)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认为,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走势仍取决于国内基本面的修复态势。当前国内经济延续边际改善,政策有望持续加码。随着市场逐步消化关税政策,中国经济自身的韧性持续显现,A股市场有望实现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美国加征‘对等关税’行为损人不利己,并不能改变中国经济、资本市场中长期稳健运行的大趋势。”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袁闯强调,在中国经济数据稳中向好、增量政策持续发力、中国资产估值处于全球洼地、国内科技资产价值重估、A股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投资价值显著提升等大背景下,中长期持续看好中国资产表现。 增量政策持续发力 国内经济韧性有望延续 政策端方面,机构首席普遍认为美国关税只是“虚张声势”,下一步我国政策仍有很大应对空间。在政策积极推动下,我国经济韧性有望延续。 方正证券燕翔表示,年初以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落地,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效应不断增强,经济实现平稳开局。随着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效能的持续传导,我国经济韧性仍能延续。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分析,从我国经济应对这一影响的政策空间来说,货币、财政、消费、价格是四大线索: 一是货币政策“择机降息降准”会迎来窗口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也有落实空间。 二是地方投资弹性存在释放空间,去年底以来,10个省市试点专项债“自审自发”;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优化考核和管控措施,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支持打开新的投资空间”,集中化债以来的政策边际拐点正在出现。 三是《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也有很多政策方向可以进一步落地,比如“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 四是《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加强价格总水平调控”“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工业品价格和名义增长存在抓手。 中银证券(601696)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也认为,当前国内预留有充足的政策应对空间以应对外部冲击。今年以来,我国政策工具箱展现出系统性、精准化的调控优势,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三大工程”已撬动万亿元资金;房地产金融“白名单”注入超5200亿元流动性;“三大工程”配套专项借款、PSL等工具形成组合拳。 财信证券袁闯也补充道,在“对等关税”公布后,美国经济将遭受高额关税带来的反噬效应。摩根大通已将今年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从40%提高到了60%。反观我国开年以来经济数据稳中向好,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消费端边际改善、工业生产边际回升等。 “在宏观政策加码发力下,预计我国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并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A股市场稳健运行提供支撑。”袁闯称。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