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机构二季度展望:A股与港股的结构性机会与人工智能主线
- 热点资讯
- 2025-04-18 06:25:23
- 20
随着二季度的到来,公募机构对A股和港股市场的展望逐渐明朗。在当前科技热潮略有消退以及市场震荡回调的背景下,公募机构普遍认为,人工智能主线仍将是市场的重要驱动力,同时,结构性机会也将成为二季度投资的关键词。 A股市场:估值修复与结构性机会并存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杜猛指出,从2021年大盘见顶到2024年见底,A股持续近3年震荡下行,大量中国资产价格进入低估区,成为全球具有性价比的优质资产。2024年9月政策转向后,市场迎来整体估值修复阶段。杜猛认为,从估值低估到估值修复,中国市场逐步回到合理运行状态,资金对权益资产能够进行正常定价。处于生命周期向上阶段的公司,未来有望持续获得资本青睐。 招商基金渠道财富管理部首席财富顾问邓和权表示,指数可能维持震荡,市场在等待关税事件落地和国内降准降息的催化。A股从3月中旬后就开始陆续进入震荡调整,4月是美国关税政策落地的重要时间节点,也是一季报密集披露的窗口期。邓和权认为,4月各主要指数可能延续震荡整固,一季报超预期的行业和板块有望得到市场资金青睐,可关注回调后的布局机会。 鹏华基金则指出,本轮科技产业趋势大方向明确,但现阶段业绩整体兑现度还不高。随着产业趋势不断落地,行情会逐步向更多领域扩散。当前科技板块的交易拥挤度与相对估值都升至相对高位,短期存在一定交易过热风险,但在流动性好、分歧度低的市场环境下,可以对拥挤度适度放宽标准。 港股市场:科技股与人工智能应用的突破 港股市场方面,摩根资产管理新兴市场和亚太股票投资专家沈娇娇认为,科技股资产上涨和情绪提振、估值回归等多个因素相关,但贡献度较大的是产业端变革。中国科技产业正在迎来“从0到1”的突破,DeepSeek通过压缩算力改善算法,做出中国版的大语言模型,逐渐形成弯道超车优势,未来或许还会看到更多应用端的产品落地。 沈娇娇特别提到,因为DeepSeek的出现,头部互联网公司的资本支出在未来3年有望出现大比例增加,个别公司的资本支出总额甚至会比过去十年都多。因此,中国科技资产未来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她表示,港股互联网科技资产价格想继续提升,增加的资本支出要能够对长期盈利水平预期带来提升作用。此外,还会期待有更多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相关场景出现。 人工智能主线: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杜猛分析,站在当前时点,人工智能的产业空间仍然非常大,能带来中长期收益的品种要具备核心竞争力,真正能做大做强的公司最终会穿越市场波动。机器人既是一个制造业品类,也是人工智能在应用端的重要载体。人工智能产业既有软件方向,也有硬件方向。硬件端的应用主要是机器人,它应该是目前能看到的较大的落地应用,生产量未来或有更大空间。 长城基金认为,随着市场共识向人工智能主线方向持续凝聚,TMT(科技、媒体和通信)板块的成交占比一度抬升至45%左右,引发市场对交易拥挤的担忧,近期科技板块也出现一定程度回调。但回顾过往历次行业大主题阶段,尽管中途出现一定调整,主题行情整体持续的时间和上涨幅度都较为可观。在产业趋势支撑下,市场会持续穿越短期的交易拥挤,在成交占比不断摸高的过程中逐步确认相关主线地位。 总结 总体来看,公募机构对二季度A股和港股市场的展望较为乐观,人工智能主线仍是市场的重要驱动力。同时,结构性机会也将成为二季度投资的关键词。投资者在布局时,需关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那些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真实力的科技公司。随着产业趋势的不断落地,市场将逐步向更多领域扩散,结构性机会也将不断涌现。
有话要说...